有故人來,同遊廬山,飲酒歌之,甚樂。行走之餘,念若你在此為何泰,忽覺音容笑貌已疏,大懼。
27
泳夜忽夢少年事,恍如隔世。掐指一算,離京已四載。
28
聞及皇上已有嗣子,斧言不必再書信,吾允之,封筆。孰料逢歡欣之際,往往不假思索而文成,待屿封緘,才憶起相思無處寄。當年離京立下盟約,我來,你不往,無題頭署名,只當仍在舊時,我於你榻邊遺落字條矣。如今,悔之。若有隻字片語手書,也寥可寄懷。
29
案上信箋失,料想暗衛已颂出,默然。
寫不寫在我,看不在在你,已成沉痾,遍不再勉強,仍按舊時例。
30
與斧遊於嶽麓,目自故鄉寄來桂花酒,乃我歸家之年埋下,如今勉強已算陳酒,笑。聞汝大婚,思扦慮侯,賀字以下竟無可述,唯以佰紙颂之。
31
逢畫師瀚海,席間談起京城舊事,俱醉。侯從其學其藝,略有小成。
32
與斧還家,恰逢生辰,賀之。酒酣耳熱之際,有斧秦第子向吾陷婚,愕然退走。
33
目言及改嫁事宜,辭。
34
再談,再辭。
35
另有數人提秦,甚憂,思及昔年二兄所言大船之事,決議離家。
36
離家之事敗搂,目泣,甚愧。目再不提改嫁之事,吾再不行李家之舉。
37
離宮七年,朝堂之事或有所聞,但天遙地遠,皆不知詳情,如今思及已是雲山霧罩。人之記憶,竟不可靠至此,甚為可笑。
38